《大學體育——乒乓球》教學大綱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Table Tennis
課程編號:13A70002 學分:3.0 課程類別:通識必修課
計劃學時:96 其中講課:6 實踐教學:90
適用專業:非體育專業學生
參考教材: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乒乓球》,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7年。
球類運動編寫組,《球類運動—乒乓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乒乓球專項課的教學,使學生全面了解乒乓球運動的基本知識;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基本戰術;了解乒乓球運動的規則和裁判法,并能在實踐中運用。使學生達到經常鍛煉身體,終身受益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學習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勢、步法、發球、正手攻球、搓球、推擋球、接發球、正手拉弧圈球技術、接弧圈球技術等技術。教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技術動作學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逐步提高。根據乒乓球運動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專項身體素質練習,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專項技術的提高。課程的教學任務是掌握乒乓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和相關理論,培養鍛煉身體的方法,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在學習乒乓球技術中,學生學習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和專項身體素質,裁判法,組織比賽的通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精神及在健康快樂的鍛煉中,提高靈敏、協調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課程的基本要求
1、進一步提高學習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勢、步法、發球、正手攻球、搓球、推擋球、接發球、正手拉弧圈球技術、接弧圈球技術等技術。教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技術動作學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逐步提高。
2、以提高技術動作質量教學為主,其中以正手攻球和移動步法為教學重點內容。在站位及配合技術練習中,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技戰術,并結合教學比賽,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動作質量、戰術意識和獨立作戰的思想品質。全面按照學習大綱進行,并根據各章內容,圍繞重點并有所側重。
各部分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
一、理論部分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乒乓球理論的教學,第一使同學們了解乒乓球運動的起源、現狀、發展。第二使同學們了解乒乓球運動的基本規則和裁判知識,能組織簡單的乒乓球比賽。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乒乓球運動的規則與裁判知識。難點:乒乓球比賽的組織。
[授 課 方 法] 課堂講授與課堂實踐。
[授 課 內 容]
1、乒乓球起源、發展。乒乓球場地、器材。
2、乒乓球運動技、戰術。
3、乒乓球比賽基本規則。
二、技術、戰術部分 建議學時:78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乒乓球技術動作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規范正確的技術動作。通過提高運動能力的提高,激發同學們對乒乓球運動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乒乓球運動技術動作的動作要領。
[授 課 方 法] 各種技術動作的講解與練習。
[授 課 內 容]
1、握拍:直板握拍法、橫板握拍法
2、基本站位姿勢
3、基本步法:交叉步、跨步、墊步
4、發球:正手急球、正手下旋球
5、正手攻球技術、正反手拉球技術、扣殺技術
6、搓球技術
7、推擋球技術
8、接發球技術
9、介紹正手拉弧圈球技術、削球球技術
10、專項素質訓練
三、測試 建議學時:12
撰稿人:潘躍林 審核人:董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