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籃球》教學大綱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Basketball
課程編碼:13A70002 學分:3.0 課程類別:通識必修課
計劃學時:96 其中講課:6 實驗或實踐:90 上機:0
適用專業:非體育專業學生
推薦教材:楊 磊,《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年
參考書目: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 籃球》,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7年
趙培宏,《最新籃球規則圖解》, 學苑出版社,1999年
郭洪寶.《籃球競賽規則問答》,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年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籃球專項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基本戰術;初步了解籃球運動的規則和裁判法,并能結合實踐加以運用;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跑、跳、柔韌、靈敏等專項身體素質練習,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專項技術的提高;用專項技術的提高,帶動跑、跳、柔韌、靈敏等專項素質練習的提高。使身體素質與專項技術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課程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和基本理論,學習鍛煉身體的方法,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提高對籃球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精神。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質,增進健康水平。
課程的基本要求
1、學習各種基本技術,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提高基本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力;學習各種基本戰術: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在提高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通過理論和戰術內容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對籃球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技、戰術,并結合教學比賽,培養戰術素養;培養正確處理個人能力與團結協作的優良思想品質。
3、通過一年半的教學,使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為國家的繁榮和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含課內實驗)
一、理論課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學習并掌握籃球場地器材有關基本知識以及臨場裁判所需的基本內容。
[教學重點與難點] 籃球規則。
[授 課 方 法] 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
[授 課 內 容]
1、籃球的起源與發展。
2、籃球場地、器材等基本常識。
3、籃球規則。
二、教學實踐課 建議學時:78
[教學目的與要求] 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規范各種基本技術,掌握基本戰術,提高在實踐中的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各種技術動作的規范以及實際應用能力。
[授 課 方 法] 室外各種身體練習。
[授 課 內 容] 籃球各種技術動作和基本戰術。
1.腳步動作:側身跑、回退跑、變向跑、滑步(側滑、橫滑)、急停急起、原地交叉(順步)步突破。
2.運 球: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變向運球、背后運球、后轉身運球。
3.傳 球:雙手胸前傳球、單手肩上傳球、體側傳球。
4.投 籃:單手肩上投籃(男)、雙手胸前投籃(女)、原地單手肩上跳投籃(男)、原地雙手胸前跳投籃(女)
5.基本戰術:
(1)防守的基本站位:有球、無球;遠側、近側。
(2)掩護:無球與有球、無球之間。
(3)傳切:一傳一切、空切。
(4)區域聯防:一二三聯防;三二聯防、二一二聯防。
三、測試課 建議學時:12
撰稿人:李志偉 審核人:董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