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口譯》教學大綱
French Interpretation
課程編碼:08A55430 學分:2.0 課程類別:專業任選課
計劃學時:32 其中講課:32 實驗或實踐:0 上機:0
適用專業:法語
推薦教材:劉和平編著,《法語口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參考書目:閆素偉、紹煒譯,《口譯訓練指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年。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正確認識翻譯的性質、對象、程序、原則和方法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的口譯實踐,初步掌握交傳原理、原則和方法,勝任基本的口譯工作。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更快地提高母語和外語水平;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百科知識儲備;使學生掌握口譯的基本技能。
課程的基本要求
1、能夠集中精力聽講、并利用大腦強記語篇意義。
2、掌握筆記技巧,輔助理解和記憶。
3、能夠準確理解并借助筆記翻譯3-5分鐘左右的敘述、論證或描述語體的講話。
4、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心態。
5、具備職業譯員的基本素質。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
第一章 口譯熱身訓練 建議學時:8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口譯職業和譯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明確口譯課程和要求,特別是應做的必要準備;掌握如何聽信息,注意強記聽到的信息內容,能夠在聽完后做綜述、復述和概要翻譯;啟動視覺和形象記憶功能幫助記憶,并將數字融入信息內容加以記憶;理解并掌握不同的記憶技巧,并體會如何借助不同的方法幫助理解和記憶。
[教學重點與難點] 糾正在臺前的不雅動作,為進入口譯訓練掃清障礙;重點詞組翻譯的準確性。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為主,課下小組練習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挑戰自我、服務他人
一、角色體會
二、譯員素質
三、口譯類型
四、學習口譯應掌握的標準與原則
第二節 聽信息與信息分析
一、聽信息回答問題
二、聽信息與原語綜述
三、聽信息與復述
四、聽信息與概要翻譯
第三節 信息的視覺化和形象化
一、信息的形象化、視覺化
二、形象、視覺和現實化記憶與表達
三、面對數字作出反應
第四節 邏輯推理與記憶
一、順時記憶
二、邏輯分析與“樹干式”記憶模式
三、記憶與表達
第二章 交替傳譯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學會查找相關信息,逐步建立得心應手的檔案資料;培養聽、理解和強記能力;突出表達的準確、清晰和流暢,讓譯入語聽眾能夠迅速抓住信息內容,以便及時做出反應。
[教學重點與難點] 文化差異對譯文結果的影響。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為主,課下小組練習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主題準備與知識的獲得
一、口譯必備知識
二、背景材料與術語
三、充分利用網絡和其他現代化信息手段
第二節 口譯程序
一、理解:語言知識和認知知識補充結合的產物
二、記憶:強記理解后的內容
三、表達:譯文的正確性、通暢性和可懂性
第三節 表達技巧與翻譯標準
一、表達技巧
二、翻譯的忠實標準
第三章 交傳筆記訓練 建議學時:10
[教學目的與要求] 清楚為何記筆記、記什么、如何記,摸索筆記規律,正確處理聽、理解、大腦記憶和筆記的關系;掌握有稿口譯技巧。
[教學重點與難點] 正確使用筆記;解決在念稿過程中與講話人的配合和與聽眾的交流問題。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為主,課下小組練習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為什么記筆記?記什么?如何記?
一、為什么記筆記?
二、筆記內容
三、如何記筆記?
第二節 記開頭、結尾、數字、符號與縮略詞
一、為什么要記開頭和結尾?
二、漢外數字特點
三、數字記憶
四、符號與縮略詞
第三節 筆記與理解的關系
一、分析在先,筆記在后
二、記連結詞和轉折詞
三、信息結構與“關鍵詞”
四、筆記的多少因人而異
第四節 筆記與表達
一、用何種語言做筆記?
二、筆記、記憶與表達
第五節 有稿口譯
一、有稿譯前準備
二、分段技巧、重點標識
三、口語表達方式
四、肢體語言
第四章 交傳綜合訓練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在前面分解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技能的綜合訓練;運用已經學過的技能,體會口譯智技能運作的難點和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不同體裁的講話翻譯特點。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為主,課下小組練習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敘述類講話
一、人物作品介紹
二、采訪與報道
第二節 論述類講話
一、國際關系、外交政策(交傳,有稿口譯)
二、祝詞(交傳,有稿口譯)
三、文化、教育
四、經濟、社會、
五、環保、衛生健康、
六、商務、合作談判(模擬)
七、新聞發布會(模擬)
第三節 描述類講話
一、公司、產品介紹
二、科普知識
復習與總結 建議學時:2
撰稿人:李真 審核人:王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