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現代文學選讀》教學大綱
Selected Readings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Literature
課程編碼:08A22420 學分:2.0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課
計劃學時:32 其中講課:32 實驗或實踐: 上機:
適用專業:日語
推薦教材:王之英主編,《日本近代文學賞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參考書目:周平主編,《日本文學作品選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通過教師安排任務、學生小組課下集體學習研討、課堂發表研討成果、課堂討論、小組之間相互點評、教師點評與總結等環節,充分調動和挖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潛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力求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日本近現代文學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內容,提高日本文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提高日語語言功底和文學修養,陶冶美好情操,塑造健全人格。
課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日本近現代主要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所學作品的內容、寫作特點及思想意義;
3、在學習完作品后能夠獨立對其進行鑒賞。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
第一講 日本近代文學選讀概観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比了解日本的近代特色及對當時文壇的影響,掌握近代文學的劃分特別是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錯誤!鏈接無效。以及日本近代文學的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日本近代文學的特征。難點:日本近代對日本文學家的影響,日本近代文學中五花八門的流派及短暫的歷史使命。
[授 課 方 法]以講座的形式就日本文學的基本內容和特色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式教學。
[授 課 內 容]
一、近代日本文學概観
二、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三、近代特色與作家創作的關系
第二講 羅生門 建議學時:8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在文壇上的地位及主要活動。掌握作品的特征、寫作背景、在日本文壇上的地位,了解故事情節、人物特征及語言風格等,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二葉亭四迷對近代日本文學的貢獻。難點:作品中的文語現象和幾乎鮮見的漢字標記。
[授 課 方 法]在學生提前作好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課堂內外結合、作品點面結合、講授討論結合”,啟發式教學。
[授 課 內 容]
一、芥川龍之介と文學
二、主要作品解説
三、二葉亭四迷評価の位相
四、本文
第三講 注文の多い料理店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在文壇上的地位及主要活動。掌握作品的特征、寫作背景、在日本文壇上的地位,了解故事情節、人物特征及語言風格等,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作家的自然主義特色。難點:作品中的敘述與主題之間的關系。
[授 課 方 法]在學生提前作好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課堂內外結合、作品點面結合、講授討論結合”,啟發式教學。
[授 課 內 容]
一、人と文學
二、主要作品概説
三、作家評価の位相
四、本文について
第四講 刺青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錯誤!鏈接無效。所屬流派、特征,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在文壇上的地位及主要活動。掌握作品的寫作背景、故事情節、人物特征及語言風格等,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作家的語言特色。難點:作品中的語言的運用與作家所要表現的主題之間的關系。
[授 課 方 法]在學生提前作好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課堂內外結合、作品點面結合、講授討論結合”,啟發式教學。
[授 課 內 容]
一、人と文學
二、主要作品概説
三、谷崎潤一郎評価の位相
四、本文について
第五講 こころ 建議學時:14
[教學目的與要求] 要求重點掌握夏目漱石的后期三步曲;對其主題與近代之間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了解作家的俳句中的寫生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作家的批判現實主義語言特色和憂國憂民的悲天憫人情懷。難點:作品中的人物與時代、主題之間的關系。
[授 課 方 法]在學生提前作好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要突出重點難點、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課堂內外結合、作品點面結合、講授討論結合”,啟發式教學。
[授 課 內 容]
一、人と文學
二、主要作品解説
三、夏目漱石評価の位相
四、こころについて
撰稿人:李素 審核人:高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