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學大綱
Psychology
課程編碼:16A04011 學分:2.0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課
計劃學時:32 其中講課:32 實驗或實踐:0 上機:0
適用專業:全校師范類專業
推薦教材: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心理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
參考書目:[美]菲利普·津巴多主編,《普通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主編,《心理學和生活》,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是使學生掌握從事中小學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技能和運用心理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專業思想,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和道德水平,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的教育。使學生通曉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框架、基礎知識和最新成果,并能夠有意識地把教育和教學工作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
課程的基本要求
1、心理學教學應以講授人的各種心理現象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規律為基礎。著重使學生掌握學生心理過程的特點、學習動機、教學心理基本知識,掌握教育、教學活動中各種心理現象的特點和規律以及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應該遵循的基本的心理學原則。
2、心理學教學應通過課堂講授、討論、專題講座、實驗、調查、教育實踐等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中學生心理現象的方法,培養他們學習、研究,心理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教育、教學中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心理學的教學應注意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和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含課內實驗)
第一章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的歷史流派和心理科學的基本學科框架。
[教學重點與難點]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心理學的源流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心理與心理學
一、什么是心理學
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
第二節 心理學的源流
一、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二、心理學的流派
三、心理學的未來發展
第三節 心理學的研究
一、心理學的研究程序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腦與心理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了解腦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關系。掌握心理的實質,大腦活動對認知、情緒、行為和人格的影響。了解腦功能開發的理論依據和途徑。
[教學重點與難點] 心理的實質。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周圍神經系統與心理
一、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二、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腦的結構與功能
一、大腦的結構
二、大腦的功能
第三節 腦與心理活動
一、腦與認知
二、腦與情緒
三、腦與行為
四、腦與人格
五、心理的實質
第四節 腦功能開發
一、腦功能開發的依據
二、腦功能開發的途徑
第三章 行為動力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需要的含義和分類。掌握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掌握動機的含義、功能和分類。
掌握動機沖突的形式。理解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了解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掌握培養學習動機的途徑和方法。掌握自我效能理論
[教學重點與難點]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需要
一、需要的含義和分類
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第二節 動機
一、動機的含義、功能和分類
二、動機沖突類型
第三節 動機理論
一、成就動機
二、自我效能感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第四節 動機的培養
第四章 認知過程 建議學時:6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注意的種類和特征。了解注意的機制。了解感覺和知覺的種類。理解感覺與知覺的聯系與區別。掌握感覺、知覺的基本規律。了解記憶的基本過程和記憶類型。掌握遺忘規律。掌握記憶技巧,提高記憶效率。掌握思維概念與種類。掌握問題解決過程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知覺規律以及記憶系統。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注意
一、注意的種類
二、注意的特征
第二節 感知覺
一、感覺的定義及規律
二、知覺的定義及規律
第三節 記憶
一、記憶過程
二、三級記憶加工模式
第四節 思維
一、思維概念與種類
二、問題解決過程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第五章 情緒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情緒的概念與分類。理解情緒與認知、情緒與行為的關系。掌握情緒調節策略。
[教學重點與難點] 情緒與認知、情緒與行為的關系。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情緒與認知
一、情緒的含義和分類
二、認知與情緒的關系
第二節 情緒與行為
一、行為與情緒的關系
第三節 情緒的調控
一、健康情緒的標準
二、如何調整情緒
第六章 智力與創造力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主要的智力理論,了解智力測驗的方法和測驗結果的含義。了解智力開發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創造力的觀念及特征。了解培養創造力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智力理論。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智力及其理論
一、智力的含義和分類
二、智力理論
第二節 智力測驗
一、個體智力測驗
二、團體智力測驗
第三節 智力開發
一、智力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智力開發的途徑
第四節 創造力的培養
一、創造力的內涵
二、創造力與智力的關系及培養
第七章 人格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主要的人格理論。掌握氣質類型。掌握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艾森克、卡特爾等人格理論,人格影響因素。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人格及其結構
一、人格的含義和分類
二、人格理論
第二節 人格的形成
一、遺傳的作用
二、環境的作用
三、個體建構
四、社會認知理論
第三節 人格測驗
一、自陳式測驗
二、投射測驗
撰稿人:吳彥 孫英紅 郭玉琪 審核人:陳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