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學生而言,挑戰杯作一項比賽,更具有創青春,追夢想的力量。事實上,它也的確是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這座美麗舒適的象牙塔中,找到自我,勇敢追夢的一座橋梁。在本屆的小挑中,濟南大學多支團隊脫穎而出,其中在采訪以韓湘秦帶領的團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更是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慢慢回味。
創意青春,夢想護航
“朝著夢想去追,不必在乎別人的嘲諷。”采訪中隊長韓湘秦如是說。在他的帶領下,這支由何文杰、倪佳佳、魏敏、劉帥、王賀組成的團隊,一路披荊斬棘,殺入省賽。“我一直覺得夢想是很神圣的,它能讓人敢于堅持敢于追求。”韓湘秦談到,參加挑戰杯的路的確不是平坦的,甚至,坎坷與崎嶇幾乎如影隨形。從幕后到臺前,整個團隊都全力以赴。遭受過質疑,遇見過打擊,對于夢想的偏執讓他們逆流而上。在別人質疑他們的創業計劃書無法完成時,他們不辯解不沮喪,通力合作,最終完美完成任務。然而其中的辛苦也不言而喻。通宵達旦的工作,3萬字的創業計劃書徹夜的審核,這樣的日子明明已經遠去了,卻仍然在這支團隊的記憶中,以奮斗的姿勢存在。
所謂的光輝歲月,不是你功成名就后的榮耀掌聲,而是在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這句話來形容韓湘秦的團隊再合適不過。一路上,及時發現不足,及時調整自我,總能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出來,不畏別人的質疑與嘲諷,一步一步,走到省賽。這種態度,是對夢想的負責,也是對青春的不辜負。
團隊精神,彌足珍貴
“我們有過意見不和,甚至有過爭吵,但我覺得這很真實,這是真正的友誼。”隊員魏敏這樣說。在準備挑戰杯的過程中,需要隊員的合作,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見解和方向,這就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一個團隊需要的是向心力、凝聚力,作為隊長,你要了解他們的擅長之處,并做好合理分工。”韓湘秦談自己的感受。的確,合理的分工,緊密的合作,是確保他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這支團隊匯聚了來自于外國語學院、數學學院、政管學院以及法學院的精英,他們各有所長,在準備挑戰杯的過程中,齊心協力,他們共同經歷過夢想成真的快樂,也共同體會過遭逢打擊的失落,所以更能在合作中磨平棱角,更好的為團隊而戰。正如韓湘秦所說,“所謂的朋友,不是在酒席上的一聲哥們,一杯敬酒,而是你在生活里,有過爭吵,有過感動,和你一起走過困難且沒有離開的人。”在這場比賽中,這支團隊緊密的團結在一起,不管是面對別人的質疑,還是面對徹夜的工作,他們在一起,未曾放棄過。也正是這種團隊精神,助力著他們走向成功。
不管是喜悅的歡呼,亦或過程的辛勞,甚至是失落的沉默,與君共勉。這是這支團體最珍貴的所在。
追夢感悟,感恩知足
在問及如果用幾個詞語形容這次挑戰杯的收獲時,韓湘秦和魏敏回答道:感恩、知足。“我們感謝那些相信我們、幫助我們的人,也感謝那些曾經不看好我們、打擊我們的人,他們都讓我們燃起戰斗的熱情。”“我們也很知足,參加這次比賽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也給了自己一個交代,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已經全力以赴,所以我們很知足。”
的確,這支團隊參加挑戰杯的歷程其實帶給我們的遠不止他們所得的榮耀,而是在光環褪去之后最本質自然的東西。感謝支持我們的人讓我們勇敢,感謝質疑我們的人讓我們強大。同樣,我們因為懂得自己所要而努力,因為努力拼搏而知足。這便是原本的寓意:青春,就要不羈,就要闖蕩,就是要在奮斗的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勇往直前。
挑戰杯所挑戰的不只是我們的能力與才華,更是我們對夢想的執著對青春的捍衛。作為大學生,我們有的不應該還只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更需要的是義無反顧為夢想奮斗拼搏的勇氣。不要再終日無所事事,有夢想,就要去追逐。為了夢想義無反顧,永遠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們應該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追求的路上,愛上披荊斬棘的成就感。在青春的路上,挑戰自我,成就自我。
即使旅途崎嶇,也要一路向前。不必顧忌別人的質疑與嘲諷,帶著自己的信仰,向著夢想往前追。多年后回想起來,才算是不負夢想,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