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或許不是最成功的那個,但我應該是最努力去尋找助力翅膀的那個。”她是郭建秀,外國語學院2011級英語系,校大學生心理發展服務中心主席,外院記者團副團長,在今年11月參加的由山東省教育廳組織的山東省首屆師范類高校學生教師從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二等獎的優異成績。作為一名黨員學生干部,在她看來,一切優秀成績的取得是大學三年以來成長道路上的不斷積累孕育出來的。
服務大家,無怨無悔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濟南姑娘,大學的第一年,身為班長的她成了全班同學的“百事通”。“從濟南大學到洪樓廣場怎么走?”“王官莊是哪個區?”她有求必應的幫助同學們,上網搜索,打電話問家長,甚至親自跑到校門口的站牌上一一核對信息是否有誤……這些事情她從未向他人提起,在她看來:“同學們選我做班長,我就要全心全意地為同學們服務!”
除了擔任班長一職,她在學校大學生心理發展服務中心擔任主席,并在學院記者團內擔任副團長。很多人都在問:大三正式關鍵時期,人家都是各樣的學生組織能退則退,你怎么還越干越帶勁兒?在她看來,她喜歡堅持最初的選擇,懷揣著對最初的堅持,在追逐夢想的舞臺上逐漸閃耀著光:2013年參與導演的大型心理情景劇《向上吧,青年》在學校首演,優秀的劇目得到了省級領導的高度贊揚;2011年至2013年,多篇新聞、散文與訪談在校刊中發表;在十藝節、泉水節和“三下鄉”中積極表現,多次獲得優秀志愿者的稱號;被濟南新東方評為“優秀助教”……集跬步以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一次次學生工作經驗的積累,一次次社會實踐的磨練,都讓她開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并越來越有勇氣去挑戰更大的舞臺。
從容踏實,天道酬勤
認真地對待每一道題,每一次作業,利用好上課的每一秒。她在功課上從來不肯松懈。“我不能容忍自己連續兩天不看書,人的大腦記憶是有規律和周期的,舊知識不及時復習,新知識不及時預熱,留在腦子里的印象就不深刻,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最要不得。”她從容的背后有著嚴格的作息規律和學習計劃。“學習語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期間你要不斷重復,去修正你的口語,去練習你的聽力。不斷背誦積累單詞短語句子,才能夠掌握一門語言。”組織上的工作繁忙,卻阻擋不了每天清晨的誦讀,每晚自習的埋頭。即使工作擠占了學習時間,她也會努力提高學習效率,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學習不止在課堂,更不只在書本。課余與同學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看一些英文相關書籍和電影。在組織里,她虛心向每個人學習,做事也越來越成熟穩重。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業精于勤,作為一名師范類的英語系學生,英語專業知識和教育、心理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順利通過英語四級、六級以及專業英語的四級和連年的獎學金在她看來都只是個起點,相比于全國同樣的英語系學生,她自身在英語學習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自從查漏補缺明白了自身的存在不足之后,她在追逐學業更進一步的道路上,一路大步前行。在今年的9月份,學校下發了組織《全省師范類高校學生從業技能大賽》的通知。在看到通知的第一時間,她就開始做積極的準備。選定科目和年級;從零開始,學習教學設計、說課、模擬上課、答辯等相關知識;積極溝通學院的指導老師、教育學老師以及小學時期的英語老師,創造與一線老師交流的機會。通過學院與學校的的層層選拔,最終與其他8名參賽選手,代表我校參加了省里的比賽。
比賽期間最讓她難忘的是教學設計的準備階段。對于剛剛進入大三的她來說,教育技術學只是一門設立不到一個月的必修課程,對于教學的方法、教學語言、教學過程、教學目標都是相當陌生。面對這塊硬骨頭,倔強的她下定決心要去拼一拼。結合網絡、圖書館的參考書籍,時刻密切與老師進行交流與探索。備賽的日子里,每個夜晚,舍友們都伴著她輕快的鍵盤聲和“That’s all today,see you ”的聲音入眠;每個課件,老師都會收到她“又有新主意”“這樣改行不行”的短信。近三個月的不斷準備,終于收獲到了滿意的成果,在200名來自各大師范類高校學生的比拼中,她取得了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幸運的翅膀會帶著追逐夢想的人飛翔。有夢想就去追,有機會就去把握,在通往成功與夢想的道路上,她從未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