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Outline of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課程編碼:28A00201 學分:2.0 課程類別:通識必修課
計劃學時:48 其中講課:24 實驗或實踐:24 上機:0
適用專業:大學一年級本科生
推薦教材: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參考書目:范躍進主編,《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是教育部新課程方案規定開設的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之一。該課程48學時,2學分,授課對象為大學一年級本科生,授課學期為第一學期,英文名稱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課程代碼28A00201。該課程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為主線,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對于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課程的基本要求
1、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與時代性。教學中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行為管理相結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和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思想問題。
2、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主題演講、讀書報告、觀看教學影片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注重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不斷更新。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網絡相結合,采取全過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綜合評定學生學習成績,期末考試采取計算機閱卷。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含課內實驗)
教學專題(14學時)
專題一 緒論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明確肩負的歷史使命,使學生明確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意義與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新生盡快從各方面適應大學生活,依據時代大背景和社會大舞臺確立自己新的成長與發展目標,把個人立業成才的追求與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盡快進入創造性學習階段。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適應人生新階段
1、認識大學生活新特點
2、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3、樹立新的學習理念
4、培養優良學風
二、肩負歷史新使命
1、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2、明確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
3、塑造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
三、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意義
2、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
3、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四、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
1、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
2、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方法
專題二 理想與信念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明確理想信念對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學會正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想信念的科學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理想信念的確立、追求和實現。如何讓學生樹立最高理想,堅信社會主義信念,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如何把理想化為現實。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 、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
1、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征
2、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二、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1、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2、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1、立志高遠與始于足下
2、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3、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專題三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樹立在艱苦中鍛煉,在實踐中成才的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 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職業生涯設計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 、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
1、大學生現行就業制度
2、現實的就業形勢與大學生的選擇
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
2、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三、職業生涯設計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1、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原則
2、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步驟
3、職業生涯規劃的常用方法
專題四 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正確理解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在現實生活中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教學重點與難點] 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與作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1、道德的起源與本質
2、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3、道德的歷史發展
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2、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3、正確對待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三、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四、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1、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2、大學生與誠信道德
3、努力錘煉個人品德
專題五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為了什么”、“怎樣的人生更有意義”等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人生的意義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質、人生價值的基本特征;如何確立正確的人生目的;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世界觀與人生觀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二、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1、價值觀與人生價值
2、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
3、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
4、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三、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1、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
2、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
3、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4、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專題六 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 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和特征;我國法律制定、實施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法律規范、法律部門、法律體系和法律淵源;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意識。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1、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
2、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4、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二、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1、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觀念
2、自由平等觀念
3、公平正義觀念
4、權利義務觀念
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1、確立新的國家安全觀
2、掌握國家安全法律知識
3、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四、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1、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
2、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專題七 民法與刑法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幫助大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重點講授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和刑事法律制度。
[教學重點與難點] 民事主體制度;民事行為制度;民事權利制度;民事責任制度;民事訴訟時效制度;犯罪構成;刑罰制度。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一、民法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2、民事主體制度
3、民事行為制度
4、民事權利制度
5、民事責任制度
6、民事訴訟時效制度
二、刑法
1、刑法的概念和原則
2、犯罪概述
3、刑罰制度
4、犯罪種類
課堂討論(10學時)
課堂討論一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組織學生討論專題教學中專題一(緒論)、專題二(理想與信念)、專題三(職業生涯規劃)涉及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通過學生課前準備、課堂發言、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想與信念;職業生涯規劃。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推薦課堂發言名單,每班5人;課堂討論時間教師組織學生發言。
[授 課 內 容] 課堂討論話題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理想與信念
三、職業生涯規劃
四、愛國主義
課堂討論二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組織學生討論專題教學中專題四(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專題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涉及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通過學生課前準備、課堂發言、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誠信;拜金主義;人生價值。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推薦課堂發言名單,每班5人;課堂討論時間教師組織學生發言。
[授 課 內 容] 課堂討論話題
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二、社會公德
三、職業道德
四、誠信
五、拜金主義
六、人生價值
課堂討論三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組織學生討論音像學堂觀后感、經典閱讀心得,通過學生課前準備、課堂發言、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長篇小說;人物傳記;人文社科經典作品。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推薦課堂發言名單,每班5人;課堂討論時間教師組織學生發言。
[授 課 內 容] 課堂討論話題
一、音像學堂觀后感
二、長篇小說
三、人物傳記
四、人文社科經典作品
課堂討論四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組織學生討論專題教學中專題六(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專題七(民法與刑法)涉及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通過學生課前準備、課堂發言、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法治觀念;民法典型案例;刑法典型案例。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推薦課堂發言名單,每班5人;課堂討論時間教師組織學生發言。
[授 課 內 容] 課堂討論話題
一、法治觀念
二、民法典型案例
三、刑法典型案例
課堂討論五 建議學時:2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組織學生討論現實生活中的法律熱點問題,通過學生課前準備、課堂發言、視頻資料播放、教師提問、教師總結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今日說法典型案例;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制度。
[授 課 方 法] 視頻資料播放;組織學生發言;課堂講授。
[授 課 內 容] 課堂討論話題
一、今日說法典型案例
二、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
三、國家司法考試制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實踐教學活動大綱
實踐教學活動的目的與任務
實踐教學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必要途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是高校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目與任務如下:
1.通過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為主線,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幫助大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去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大學生的認識能力、思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大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理論學習知識,在實踐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針對大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及其存在的諸多困惑問題,通過實踐教學活動,通過指導學生社會實踐,為學生作出深入淺出的解答,澄清其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增強其分辨是非和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使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任。
實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
(一)對教師的要求
1.任課教師應嚴格按照實踐教學活動大剛的要求安排、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2.任課教師是實踐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具體組織者,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育人目標,創造性地開展實踐教學。安排實踐教學活動時,要緊密結合理論課教學內容,最好與理論課教學同步進行,實踐教學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求教師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切忌流于形式。
3.任課教師在開展實踐課教學活動之前,要向同學們講清每次實踐課的方案、方法及要求,要根據學生層次、專業性質、班級及考察對象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出注意事項。
4.任課教師必須參加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根據實踐教學活動的計劃并結合理論課教學內容,指導、督促和檢查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與進展情況,做好學生實踐教學活動成績的評定和登記工作,并按50%的比例記入期末總評成績,并將學生實踐課作業存檔以備檢查。
5.任課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大綱的原則指導下,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及各教學專業班級的個性差異,靈活安排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
(二)對學生的要求
1.實踐教學活動是課程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活動大綱所設計的三個實踐教學環節,每一位學生必須全部參加,任課教師將根據學生提交的參加實踐教學活動的成果對其做出成績評定,并納入期末考核成績之中,實踐教學活動的成績占總成績的50%。
2.對學生實踐活動成績的考核堅持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原則,以結果考核為主。過程考核主要以學生參與程度、實際表現為依據,結果考核主要以學生的讀后感、演講報告、課堂討論發言稿等結果材料為依據。
3.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須向任課教師提供的實踐活動結果書面驗收材料,每份材料需用統一的稿紙書寫,作為核定學生實踐課成績以及任課教師實踐課教學時數的依據。
4.學生的讀后感、演講報告等結果材料都要遵循以下具體要求來完成:
①提交的材料必須獨立完成,不得抄襲他人成果,不得從網上下載,否則,以作弊論處,記零分。
②提交的材料符合實踐教學活動的要求,寫作態度端正,書寫規范,不得打印。
③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④能用所學理論分析實踐中的問題并進行總結和思考。
⑤觀點正確、鮮明,論據充分、論證有力,引用正確、邏輯性強。
⑥引用資料有出處。
實踐教學活動的內容、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
實踐教學一 音像學堂 建議學時:(6學時,兩次12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精選教學資料片由任課教師負責播放,根據播放內容,要求學生在課堂討論時間談觀后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與難點] 精選經典影片,組織任課教師播放,通過網絡、課堂通知學生播放時間、地點。
[授 課 方 法] 濟大音像學堂(思政版)播放;精品課網站點擊播放;其他視頻網站。
[授 課 內 容] 教學影片(視頻源情況適時更新)
一、居里夫人
二、建黨偉業
三、后天
四、道德的力量
實踐教學二 主題演講 建議學時:6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撰寫演講稿,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演講活動。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演講活動,要求學生提交活動方案與現場照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生自擬題目,演講內容宜集中,演講稿不少于600字。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或校內外其他場所組織學生演講,班長、課代表負責組織,以宿舍或小組推薦代表演講,課代表負責將演講成績前5名學生名單上報任課教師。
[授 課 內 容] 課代表負責提供主題演講參加者名單、演講題目、現場數碼照片。
實踐教學三 經典閱讀 建議學時:6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教師向學生推薦經典閱讀書目,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提交讀書報告。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讀書報告活動,要求學生提交活動方案與現場照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要求學生精讀一本書,提供一份讀書報告,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授 課 方 法] 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或校內外其他場所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報告交流活動,班長、課代表負責組織,以宿舍或小組推薦代表發言,課代表負責將發言成績前5名學生名單上報任課教師。
[授 課 內 容] 課代表負責提供經典閱讀發言者名單、讀書報告題目、現場數碼照片。
附件: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考試平時成績評定辦法
編號
| 成績評定辦法
|
平時成績1
| 演講稿
(滿分100分)
|
平時成績2
| 讀書報告
(滿分100分)
|
平時成績3
| 課堂討論
(滿分100分)
|
平時成績4
| 課堂紀律
(滿分100分,曠課一次扣20分,遲到早退一次扣10分)
|
平時成績
總分
| 平時成績總分
(平時成績總分取平時成績1、平時成績2、平時成績3、平時成績4的平均值)
|
備注:演講稿、讀書報告、課堂討論、課堂紀律、平時成績總分均為百分制。
撰稿人: 魏青 審核人:張學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