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青春是一幅畫,那么奉獻就是其中最濃重的一筆;如果說青春是清晨的太陽,那么奉獻就是那一縷最耀眼的光芒;如果說青春是一壺香茗,那么奉獻就是那片最宜人的清香。它似一顆種子,為陽光明媚的春天開出漫天的希望;它如一汪泉水,為干涸的心情沙漠孕育出蔥郁的森林;它又像一縷春風,為人們吹散盤繞在心頭的陰霾。一種心情,讓她們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種心情,讓她們的心靈回到最初的生活,單純而美好。近了、近了,一股青春的氣息迎面而來,伴著從容的微笑,年輕的心靈飛揚在臉龐,她們就是自愿捐助貧困大學生的王倩和韓楊。
奉獻是一種心情
“我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什么大事,只不過為貧苦大學生盡了一點心意,因為一點小事就接受采訪真不好意思”。訪談一開始,韓陽就這樣謙遜的跟我說著。話語里,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透露出來的全然是一顆真誠感恩的心。這個今年獲得了省政府獎學金的英語學習佼佼者,在接到錢的那一刻,與好友王倩不謀而合的達成了捐錢的計劃。在其他人眼中,這個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小姑娘,總以她自己獨特的方式震撼著她周圍的同學。學習上連續兩年獲得獎學金已讓大家對她刮目相看,而如今這一想法的提出,又給了同學們不小的感動。
“沒有同學們和老師的支持,我是不會拿到省政府獎學金的,所以,捐出一部分作為回饋,我覺得理所應當,實在稱不上什么”。韓陽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帶給我心里一陣陣的溫暖。她善良、有同情心,看到有困難的人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從初中開始,她就參加學校每年舉行的“愛心基金會”活動,每逢雷鋒紀念日就積極捐款。她坦言,雖然那時所捐不多,大部分捐款也是來自爸爸媽媽,但每逢想到自己點點的心意可以幫助遠方有困難的人,心里就有說不出的滿足感。汶川地震、西南災區的捐助活動更是不在話下。“學會感恩是很重要的,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更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品質。當我與平時的朋友交流時,我深深的佩服他們。他們家境不好,但仍以堅強不息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和學習。每次看到他們堅強的面對著生活中的一切,我的心里除了佩服,更多的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她們,我希望他們能感受到周圍人的溫暖。所以當我一下子拿到那么多錢,我覺得我現在有能力幫助她們一下了。”聽著韓陽動情的講著,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堅定與執著,那是一種決心幫助,志愿服務他人的精神···
“奉獻是一種心情,我尋求的是心靈的滿足”。韓陽的話字字回蕩在我的耳邊,讓我相信在這個越來越冷漠的社會中,奉獻仍如汩汩清泉,永不干涸。
奉獻是一次次行動
她以一顆平常心,沿著既定的目標,一步一步的攀爬;她心系他人,盡己所能,把愛的陽光灑給身邊的人們。她就是王倩,學識上的精英,生活中的雷鋒。
當問及王倩獲得獎學金的心情時,她一臉的坦然與鎮定。“這是對我付出的一種肯定吧,至于那些錢,我對它們沒有太多的感覺”。她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擴充學識上,她也只視書為寶物,在書中體味著另一種人生。
不計較個人得失,盡心盡力幫助別人,這是同學眼中的她。當談及她為什么要將獎學金的一部分捐給外院貧困生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說,“只是覺得如果錢能用在真正需要的位置上,或許會更好”。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道出了她對待金錢的態度:用其幫助他人而不為其所束縛。
理明而行之難,心有所困焉。如果一個人被金錢束縛了翅膀是很難飛得更高的。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在書中優秀人物的熏陶下,她用心感悟生活,以真誠打動生活,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果斷舍棄與目標無關的名利。
于是,她選擇了以一種低調的方式去施展愛心。無論是送同學急需的書籍,還是送給失落的同學溫暖的鼓勵,她總是以朋友的身份用他人能夠接受的方式默默地守候在別人的身旁。
“幫助別人是我的樂趣,是一種在書上永遠也得不到的樂趣”,她自豪的說。淵博的學識加之與人為樂的善心,她給身邊的人樹立了榜樣,也帶動了更多的人像她那樣為了既定的目標孜孜不倦。
奉獻是一次次的行動,在幫助他人的旅途中她們收獲了幸福的感覺,沿著這條路,她們會走的更遠。希望明天的她們會飛得更高,因為奉獻后的快樂,帶給了她們更多的勇氣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