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方法論》教學大綱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課程編碼:08A11630 學分:1.0 課程類別:專業任選課
計劃學時:16 其中講課:16 實驗或實踐:0 上機:0
適用專業:英語
推薦教材:Podesva, R. J. & D. Sharma. (eds.). 2014. Research methods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目:Barkhuizen, G. (eds.). 2013. Narr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J.D. 1991.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tler, C. 1991. Statistics in Linguistics.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劉潤清,2015,《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韓寶成,2000,《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系統地掌握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研究方法;系統地了解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的知識結構和發展歷史;了解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在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培養關注熱點問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學風和學術道德,誠實守信,遵守學術規范。
課程的基本要求
1、學完該課程以后,學生能夠理解和解釋語言文學研究方法和統計方法的基本概念,對語言文學相關領域中的具體問題進行試驗設計,會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如用計算機統計軟件SPSS),能夠說明和討論研究的結果,能夠用英語撰寫研究論文。
2、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掌握最基本的語言文學研究方法,運用各種實驗手段和統計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同時,能夠看懂國內外各種相關學科的著作和期刊中所刊登的有關試驗分析結果。
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
第一章:什么是科學研究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了解研究的方法:直接研究和間接研究。理解研究論文的寫作過程:選題,資料的采集,確定主題與論點,確定提綱,草稿與修訂。掌握論文的結構,引述,注解,參考書目,論文答辯
[教學重點與難點]科學研究的方法與論文的結構
[授 課 方 法]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日常生活中的“科研”
第二節 科研與常識的關系
第三節 何時得出結論
第四節 研究的分類
第五節 如何走上科研之路
第二章:英語語言文學科研的模式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從宏觀上搭建一個大框架,使學生了解科研的路線圖,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研究的性質,應采用的相應方法以及收集、分析數據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科研的模式及數據的分類
[授 課 方 法]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理論模式的作用
第二節 綜合法和分析法
第三節 歸納法和演繹法
第四節 數據的性質和數據的收集
第三章: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使學生了解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把握兩種方法的連續體特征,幫助學生確定自己合適的研究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對比與結合
[授 課 方 法]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概說
第二節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較
第三節 兩種研究方法之間的連續體
第四節 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結合
第四章:大數據時代的科研 建議學時:4
[教學目的與要求]使學生大數據的特點,明白大數據給科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學生開拓思路,走在科研的最前端。
[教學重點與難點]數據的采集及合理應用
[授 課 方 法]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
[授 課 內 容]
第一節 大數據的特點
第二節 機器學習和信息技術
第三節 大規模的網絡數據應用
第四節 大數據時代的科研
撰稿人:仇偉、張海霞 審核人:宋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