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由濟南大學非洲研究(院)中心舉辦的“剛果河流域生態(tài)文明與政治”研討會在我校召開。山東省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賈瓊、濟南大學副校長李光紅、來自剛果(布)國家紀念館、浙江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煙臺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濟南大學非洲研究(院)中心主任李常磊主持。
李光紅副校長指出,當前中非合作日益密切,面對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應進一步提升對非洲研究重要性的認識,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致力于解決中國與非洲國家交往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山東省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賈瓊介紹了山東省與非洲合作的現狀與前景。濟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祁偉簡要介紹了非洲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fā)展情況,匯報了中心下一步要開展的工作。剛果(布)國家紀念館館長貝琳達女士作了題為“剛果河流域:民族歷史和環(huán)境重要性”的報告,梳理了剛果河流域主要民族的歷史,強調了該地區(qū)對生態(tài)調節(jié)的重要性。濟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康作了“剛果河流域國家研究方向的思考”的發(fā)言,針對剛果河流域相關國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午,在分會場進行了兩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剛果(布)國家紀念館館長NINON RAISSA BELINDA AYESSA NIELENG女士做了題為“剛果共和國:剛果河流域的歷史熔爐”的講座;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副院長徐薇做了“非洲的學與思”的講座。在隨后的分組討論中,來自山東建筑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煙臺大學和濟南大學的十余位學者圍繞“剛果河流域的生態(tài)”、“一帶一路”、“非洲文學”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本次研討會加強了我校非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與國內外學者的交流,推動了中心相關研究工作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