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為讓日語系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語言學習興趣,外國語學院邀請日語系2009屆畢業(yè)生、中日文化交流雜志《和華》總編孫秀蓮女士于1教505為我院學生作主題演講。外國語學院領導班子對孫秀蓮主編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于會后一起商討外國語學院學院日語專業(yè)的發(fā)展大計。


孫秀蓮主編作了題為《架起中日友好交流的橋梁》的學術報告,她首先梳理了近年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趨勢和存在問題,介紹了日本有關文化交流媒體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結合自己的出國經(jīng)歷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出版《和華》期刊的初衷:留學期間她認識到新時代中日關系已由競爭變?yōu)閰f(xié)調,希望可以憑借自己的些許力量讓群眾了解彼此的國家、民族和文化,在兩國友好的發(fā)展道路上更進一步,架起中日友好交流的橋梁。她說,古人云“和則生物,同則不繼”,進步的要義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互相包容,互學互鑒。當今時代,中日文化交流大有可為,需要更多的有德有志、有才有識之士投身其中,日語專業(yè)學習者更是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接著,孫秀蓮主編又向同學們強調了理想的重要性,她言:“任何遠大的志向最初可能只是來自個人小小的夢想,但這夢想的動力不該只是為了自己,而是源自想為他人為社會做些什么?!逼陂g,孫秀蓮總編還與同學們熱情互動,耐心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孫秀蓮總編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演講感動人心,會場上不時傳來熱烈的掌聲。最后,她寄語大家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不負青春好時光、勇做時代弄潮兒。 此次報告不僅為日語系同學今后的發(fā)展指明了一條嶄新的道路,而且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了中日兩國文化的聯(lián)系與魅力。
孫秀蓮,中日文化交流雜志《和華》總編,于2013年10月成功創(chuàng)辦了中日文化交流雜志《和華》。迄今已出版發(fā)行21期,每期均以中日文化的某一交點為主題,如書、琴、畫、花、茶、酒、樂等。此外,她還在東京舉辦了16場大型專場中日文化交流活動,現(xiàn)場參加活動的日本各地《和華》讀者近3000人次,其中既有普通民眾,也不乏社會各界名流。該雜志的創(chuàng)辦以及相關交流活動被NHK、《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東京新聞》等20多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響?!逗腿A》也是截至目前唯一在日本全國書店公開發(fā)行的以中日文化交流為宗旨的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