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兩點半,我院邀請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張龍海教授于學院會議室進行對課題申報的專題座談,我院年輕教師參與本次會議。
張教授表示,課題申報對年輕教師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為此,他進一步講解了課題申報的成功與否的三點重要指標。首先,他認為教師應該考慮所選課題是否能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譬如在國際文學大獎中獲獎作家在國內是否已有相關的課題研究,如果沒有則應該抓住機會。其次,張教授讓教師看自己所選課題是否站在領域的前沿。要研究目前領域上的潮流指向,具有前瞻性視野。此外,張教授還談到,如果所選課題已是過去大熱的話題,那就應該具有新視角,即舊作新讀。在舊作新讀時,要保持問題意識,要問自己應該做什么,目標又是什么,而要具備這一點,創新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張教授又對課題中的細節進行了各方面的詳細講解。他說道,課題所取題目不應過大或過小,過大容易泛泛而談,過小則使內容不夠飽滿。在講到其中的論證部分時,他認為這是整個課題的關鍵部分,該部分能夠展示教師對所選課題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評審專家對個人的態度。張教授認為論證方面一定要豐富、詳實。張教授還談到,在做文獻綜述時,要避免簡單的羅列文獻,要對其進行概括。張教授又以自己的申報材料現身說法。此外,張教授還提到,做課題要有先前的研究基礎,要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兩眼只顧核心刊物,其他刊物上也可以發表,有長期的打磨才能在所選課題上做得更好。
張教授還表示,做課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興趣,自己做得開心,課題才會更加豐滿,這就好比插秧,并不是所有水稻都能堅持到豐收的那一天,但還是要抱有希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參加座談的師生受益匪淺,相信張教授的傳經送寶對我院教師的課題申報準備起到高瞻遠矚的指導作用。